金秋至,开学季。渭源县坚持在预防上下功夫,在治理上求突破,深入开展“护航成长”专项行动,织牢社会保护、学校守护、学生自身防护“三重网”,用力用心用情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用力周边治理,织密社会“保护网”
“法律明确规定,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类商品,严禁销售‘三无’食品、危险玩具……”在初秋依然火辣的太阳下,执法人员一个门店一个门店的逐个检查,不厌其烦地进行普法宣传。开学之前,渭源县城关派出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集中治理各类违规经营行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渭源县建立健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下发《关于征集校园周边违规向学生租存手机和售卖烟酒乱象有关线索的通告》,组织责任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据悉,该县今年在治理行动中约谈重点市场主体负责人(业主)46人,排查整治安全隐患58处,责令整改娱乐场所违规行为3起,查处校园周边交通违法行为147起,查办酒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案件1起,督促校园周边8家临时摊点进店经营,发出限期整改通知10份。
在强化治理的同时,渭源县坚持“零容忍”态度,从快打击、从严惩处各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违法犯罪活动,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办理涉未成年人发案数、涉案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0%,严打震慑态势进一步形成。
用心校园安全,织紧校园“守护网”
校园安全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渭源县某中学副校长张某说:“在开学前期,学校就组织人员全面深入校园对各类安全状况进行体检,重点关注了用电安全、消防设施、排水设施、宿舍安全等方面,并将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开学后,我们也会对校园安全进行日常巡查,重点关注学生活动密集区域,加大食堂安全和住宿生宿舍检查,将校园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开学季,县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对全县所有学校的安全保卫、食堂管理、消防安全等校园安全工作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用心守护学生校园安全。
今年以来,该县以“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为抓手,按照4个100%要求,全面排查落实学校安保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和视频监控等物防技防措施,自查整改校内安全隐患94处。多部门联合指导检查学校(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校园安全工作,发现并整改问题361个。将学校作为网格治理重点,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常态化开展校园巡逻防控,有效防止打架斗殴、校园欺凌等行为发生。全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一生一档”,精准跟踪开展心理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讲107场次,专题辅导22场次。组建由执勤民警、保安、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护学岗”,常态化开展高峰时段安全保卫工作。
用情教育关爱,织牢自身“防护网”
“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我知道了预防网络诈骗,最主要的是不沉迷网络,妥善保护好个人信息。”在开学季,该县法治副校长们纷纷走进课堂,走到学生们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普法故事,指导他们如何识别网络陷阱、如何面对校园欺凌、怎样保护自身安全,为学生们带来“干货满满”的新学期第一课,
练就“金钟罩”,不惧百毒浸。该县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构筑学生自我防范“防火墙”。全面推行中小学“315”分钟日常法治教育机制,扎实推进校园精准普法,组织观看学习强国《守护明天》和定西市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警示教育片。选优配强法治副校长102名,开展专题讲座、国旗下讲话、“开学第一课”、“警营开放日”等法治宣传及实践活动1200余场次,推动法治教育实现全覆盖。建成“爱未园”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1000余名师生和家长代表现场参观,利用云课堂讲授法治课12次,覆盖未成年人3万余人次,切实提高了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
同时,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渭源”工程建设,对1251名特殊困难家庭未成年人进行人文关怀、纾困解难。探索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组建“爱心妈妈”团队,推行“爱心妈妈+困境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服务模式,周末和节假日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提供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社会实践等关爱服务。探索建立联合帮教制度,组建帮扶小组,对重点儿童开展帮教行动。各种关爱帮扶及时修补特殊青少年儿童身心“漏洞”,护航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