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特稿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检察机关围绕关键证据加强技术性证据审查,查明孙某某、张某乙二人合谋陷害张某甲,由孙某某使用金属扳手击打张某乙右手食指致伤事实。通过准确甄别造作伤,张某甲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张某乙、孙某某因涉嫌诬告陷害罪被立案侦查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前不久发布了一批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典型案例,“张某甲涉嫌故意伤害案”位列其中,该案的办理为各地检察机关拓展检察技术工作思路、赋能高质效办案提供了指引。
新时代新征程,检察监督办案形势任务发生新变化,对检察技术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2024年5月,最高检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技术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合理化布局、特色化设置、一体化使用、体系化管理”的检察技术工作顶层设计思路。
一年多来,为推动《意见》落实,各级检察机关以检察技术作为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新质生产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质效履职办案要求的检察技术发展道路。
提供技术支持
“有了您做的人像鉴定,我们准确认定了行凶者,顺利办结了案件。”2024年春节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刘亮给全国检察技术专家刘勇来电致谢,告知该院办理的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进展。
在这起故意伤害案件中,检察官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怀疑是父亲周某国替儿子周某浩顶包。从现场监控视频看,持刀行凶者是一个年轻人,显然不是周某国,但仅凭肉眼观察结果无法证明。黄陂区检察院遂委托最高检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人像鉴定,刘勇接手该案。
“我们从二人的步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从材料中男子的步态特征看,与周某浩的步态特征一致。此外,我们还比对了身高、衣着,最终确认案发现场的行凶者为周某浩。”刘勇说。
17年来,刘勇承办检验鉴定案件近300件,技术性证据审查28件。在社会高度关注的念斌投毒案等案件中,他都通过检察技术辅助检察官顺利办结了案件。
检察技术人员在检察机关是特殊的存在,他们常常居于“幕后”,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辅助侦查、配合案件审查,通过检验鉴定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为检察官办案提供技术支撑;他们虽是“辅助”,却发挥技术专长察微析疑、还原真相,捍卫法律尊严和公平正义。
在检察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最高检推动技术类公务员分类改革,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各地检察机关积极争取招聘检察技术人员,同时注重人才复合型培养。
与此同时,各地紧密结合检察履职办案实际,合理化布局、特色化设置、一体化使用、体系化管理,因地制宜推动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一体履职、统筹调配,积极构建有重点、有特色、有层次的检察技术支撑体系。
“为加强体系化管理,我们积极推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共同发布《关于规范和推进检察机关、公安机关鉴定机构资质认定(CMA)工作通知》,以资质认定和质量认证规范鉴定管理工作。”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有效提升检察技术工作专业化水平,他们组建了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司法鉴定咨询专家库,首批有62名专家成员入选。
创建特色品牌
为统筹使用检察技术资源,最高检制定并印发《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使用办法(试行)》,建立检察机关四级共享使用仪器设备体系,解决检察机关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足问题,为解决跨区域办案和仪器设备一体化使用问题提供制度保障。
在最高检推动《意见》落实的同时,各地检察机关也进行了符合地方实际的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
“早在2018年,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就确定了检察技术‘一体五翼’工作格局,这与《意见》要求的合理化布局、特色化设置异曲同工。”四川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体”是指以省检察院为龙头,“五翼”是将该省22个市州检察院划分为五个片区,每个片区选取一个市级检察院为中心院,加强中心院的检察技术力量建设。
过去一年,四川检察机关还不断拓展检察技术应用领域,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泸州市人民检察院设置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特色实验室,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开发了电子证据关联审查平台。
“《意见》印发后,我们在对全省五年检察技术工作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地理区位、技术办案、人员配备情况,构建以省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为支撑,武汉、襄阳、宜昌三大司法鉴定区域协作中心为辐射节点,若干特色实验室为品牌的‘1+3+N’技术资源共享机制。”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说,三大司法鉴定区域协作中心辐射周边地市,实现人员设备共享调配。各区域协作中心在配齐法医、文件检验、电子数据等门类基础上,可因地制宜增设其他门类。目前,湖北12个市级检察院已分别创建特色品牌实验室。
在江苏,检察机关则构建起“1+5+N”检察技术支撑体系。“1是指以省检察院为龙头,设置较为全面的检察技术实验室;5是指在苏北、苏中、苏南选取5个设区市检察院设置为区域分中心,辐射13个市检察院;N是指在设区市检察院、基层检察院设置多个特色实验室,构建起江苏省检察机关检察技术网络。我们不要求每个院都开设大而全的‘综合医院’,各地可以因地制宜打造‘专科医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说,江苏省检察院与省环境监测中心等多家单位成立联合实验室,在法医鉴定、科研以及环境损害公益诉讼领域开展协作。
强化一体履职
《意见》印发后,2024年12月,最高检召开全国检察机关第四次检察技术工作会议,对提升新时代检察技术工作质效作出部署。
今年5月,以举办第11期检察技术信息专题研修班为契机,最高检召开检察技术工作座谈会,各省检察机关开展经验交流。一系列工作推动下,“合理化布局、特色化设置、一体化使用、体系化管理”在各地逐渐形成。
检察技术要以服务高质效办案为目的,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最高检也从顶层设计出发,不断健全检察技术支持“四大检察”工作体系。最高检普通犯罪检察厅与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制定《人民检察院办理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实质审查工作规定》和《伤害类案件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专门审查指引》。
值得关注的是,伤害类案件技术性证据往往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等多领域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存在一定的专业壁垒。
“检察官在对技术性证据进行实质性审查的过程中,要善于向检察技术人员充分‘借力’,注重强化检察官与检察技术人员的一体履职机制。”最高检普通犯罪检察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检察业务和检察技术的协作配合不仅贯穿于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二审、申诉等不同诉讼环节中,也体现在检察官联席会议、案件会商研究等各项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部门优势、专业优势等,进一步细化工作衔接、协作配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