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以事护人”和“保社会平安、保人民幸福、保追赶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定西落地生根,进一步靠实各方责任,凝聚工作合力,提高化解质效,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的问题,从源头上筑牢追赶发展的稳定基石,市平安办于近日研究制定了《定西市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五级九天”排查化解机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紧盯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先稳后治拔根子”工作目标,按照“预防先行、主动排雷”“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任务承接、职责划分、责任追究、排查方式、工作举措进行了明确,形成了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处置—问责”全流程闭环管理。
《细则》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矛调的工作格局,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由哪一级负责化解作了严格界定,形成了“一矛盾一信访一处方”的精细化调处模式,社、村、乡镇、县区、市五级根据职责权限分别按照“二二二二一”九天时限完成化解。即,社一级负责对始发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进行化解;村一级对社级未化解的进行第二次调解,绝大多数问题在此环节解决;村级未解决的,由乡镇党委书记组织进行第三次调解,所有问题原则上彻底解决;县一级负责解决跨区域、跨行业和情况复杂的矛盾信访问题;市一级负责解决跨县域或需由市级层面出台政策解决的重特大矛盾信访问题。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矛盾纠纷和重大信访问题,采取“六个一”包案责任制进行调处。
《细则》提出在市、县、乡建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村(社区)、社(村民小组)两级建立相应制度机制,靠实县区主体责任、理清条块挂钩责任、抓实部门包抓责任、落实督导检查责任、倒查属地责任,特别是对第一责任人首办责任作了重点规范,通过各级各方认真履责、紧密配合,形成覆盖全面、脉络清晰的履责追责网络,确保矛盾从发生到升级全程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化解、明确的应急预案处置、明确的责任体系保障。
《细则》坚持“预防为主、排查为先”的工作原则,提出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重点排查相结合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方式,特别是临近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和重要敏感节点,集中力量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专项排查,进一步拓宽排查范围,提升排查精度,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同时,强调法院系统进一步加大已决案件执行力度,着力推动解决老百姓赢了官司,利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细则》建立属地排查化解责任倒查机制,对因县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不重视、责任未靠实,应排不排、排而不查、查而不调、调而未控造成越级上访、重大影响甚至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启动问责机制,实行责任倒查。同时,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事项化解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责任制和党政履职管理督考体系一并推动检查考核。(苟永平 曹永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