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源头防控网,下好排查预警"先手棋"
推行"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将全镇划分为19个基础网格,组织120名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通过"日巡查、周汇总、月研判",建立包含家庭关系、土地纠纷等8类风险要素的动态数据库。创新"院落议事会""田间调解队"等载体,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稳定、早化解,赢得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动权。
构建多元共治体,打好矛盾化解"组合拳"
成立由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乡贤理事会等组成的"和合调解联盟",针对涉农纠纷、邻里矛盾等6类高频问题制定分级处置方案。建立重点人员"一人一策"服务机制,为特殊群体建立帮扶档案,通过"心理疏导+帮办实事"双轨服务,及时化解消除各类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完善闭环管理链,筑牢治理成效"防火墙"
实行矛盾纠纷化解"三色管理",对一般纠纷落实7日回访,重大矛盾实施30日跟踪。组建由"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督查专班,通过电话抽访、实地暗访等方式开展成效评估。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成效与镇干部年度考核、村干部绩效挂钩,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