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为了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质效,按照“简便、快捷、适用”原则,省委政法委同有关方面开发了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及“陇情e通”APP(小程序),以信息化支撑专职网格员工作,通过手机端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等工作,做到发现问题网上上报、处理过程网上监督、工作成效网上考评、信息数据网上分析,实现全程留痕、闭环运行,确保任务交办与跟踪督办、考核评价同步推进,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提供便民服务。渭源县结合本县实际,5月份开始,积极推广使用“陇情e通”,成效明显。
合理划分夯基础。根据《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办法(试行)》《定西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结合我县实际,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全县划分成295个网格,其中城市网格56个、农村网格239个,网格划分做到了全覆盖无盲区,并按照网格编码编制规则,对划分的网格进行了编码,聘用专职网格员295名。全县295名专职网格员和247名网格管理人员全部下载“陇情e通”APP,并按照权限开通账号。
精准录入明底数。积极参加省上组织的由各乡镇综治中心主任、专干、网格员代表参加的甘肃省网格化管理系统操作数据录入培训班,按照《甘肃省“陇情e通”系统操作手册》,全面收集各乡镇各村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场所、特殊人群等基础数据并填写模板,集中在甘肃省网格化管理系统中录入了各项基数数据。
积极使用提质效。各乡镇综治中心管理人员每天登录运转、维护甘肃省网格化管理系统,专职网格员每天登录“陇情e通”开展巡查打卡、数据核查、安全隐患排查。同时,各乡镇按照系统提示,积极对重点人员、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及群众诉求进行及时解决办理,对网格员未开展工作的及时提醒,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各村(社区)专职网格员按照《渭源县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实施意见》《渭源县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大力争创“零命案乡镇”实施方案》要求,运用“‘841’+4级7天”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机制,抓实“预防、排摸、调处、回访”四项措施,在网格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自5月份系统运行以来,全县共排摸各类矛盾纠纷90件,化解87件,正在化解3件。积极排查各类安全隐患。专职网格员在网格内,每天走访巡查2小时以上,排查发现并上报各类安全隐患204处,整治204次。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专职网格员对网格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三失一偏人员、社区矫正、吸毒等人员以及特殊困难老人、低保人员、孤儿等特殊群体人员每天进行走访入户,及时掌握思想状况、行动轨迹及生产生活状况。宣传法律法规和收集社情民意。各村(社区)专职网格员在网格内巡查时,积极宣传民法典、防范电信诈骗、反邪教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收集网格内群众的各种合理诉求和意见建议,并积极进行反馈。目前,通过网格员微信群转发“主动创稳·微宣讲”视频4期、典型案例10起、反电诈视频5期、反邪教视频3期。
“这个陇情e通好的很!我只要把巡查打卡这个点开,走哪里点哪里,工作干了,全程都留下了痕迹”路园镇胜利村专职网格员常继雄说。
“原先咱们老百姓有些好的建议或做法,不知道给谁反映,现在有了这个这个陇情e通,我在巡查的过程中,网格内的老百姓只要有好的建议或者有什么诉求,我只要打开手机中的陇情e通APP,点个社情民意收集就能把老百姓的意见建议或者合理诉求进行上传,老百姓的心声能直接反映到县级主要领导手中”灞陵社区第二网格专职网格员陈小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