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定西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建设

安定区:“六个融合”加固校园安全金钟罩

来源:安定政法 责任编辑:马静 发布时间:2023/5/9 9:46:50
字号:A A    颜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安定区着力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依法处理机制,建立内应外合多元事故风险分担机制,做好主动创稳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安全、校园稳定。


外联网格与内构体系融合。将校园安全纳入平安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考评体系一体推进,校外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联席会议机制,公安、应急、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卫生、住建、食药等部门定期“会诊”,推动各部门履职尽责,持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安全;校内建立校(园)长总负责、政教(德育)处、教务(教导)处和总务(后勤)处包抓的“一总三包一督”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织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安全防范网络,遏制和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外防于形与内化于心融合。坚持开展“开学第一课”,各学校联合公安、应急、卫生、妇联、团委、乡镇(街道)经常性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伤害、防煤气中毒“七防”宣传教育和防火、防盗、防震、防骗“四防”安全教育,帮助学生从思想根源上树牢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在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期间,围绕“七个一”系列活动,认真落实“1530”安全宣传教育措施,组织70000余名学生家长观看“安全成长心连心”家长安全教育公益直播课,开展国旗下讲话200余场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60余场次,专题讲座21场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70000余份,开展应急演练300余场次。

图片

外建护罩与内设护盾融合。各部门(单位)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更新学校门前道路交通标识、标线,设置警示提示牌、加装减速震荡带、优化交通信号灯,在安全教学环境上出实招。各学校加大基础投入,建立警务联络室,入驻民警担任警务联络员,安装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配备安防“八大件”器械,全区222所学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与“110”指挥中心的联网,实现校园安全监管的可视化;落实重点学校1名治安警、1名交警、2名专职保安、至少2名值周教师的“1+1+2+2”护学岗模式,乡镇中心小学和幼儿园1名治安警、1名专职保安、至少2名值周教师的“1+1+2”护学岗模式,切实规范设置护学岗。


外化隐患与内销风险融合。各学校联合属地乡镇(街道)、派出所等部门进行实地走访,采取全面摸排与集中摸排相结合、重点排查与分散排查相结合、部门梳理与学校梳理相结合的方法,与出租户签定五方安全责任书,建立学区领导包校、校领导包片、校中层干部包组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包人的校外寄宿学生安全管理“四包抓”机制,对住房安全、煤炉取暖、邻里矛盾、欺凌现象、饮用水及用气安全等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通过“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全程排查隐患闭环化解风险,截止目前,对校园内部的31条隐患、校外的48条隐患全部进行了整改。


外解矛盾与内强法治融合。调整充实法制副校长工作队伍,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中小学校法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升广大在校师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法律素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全面推进法治校园建设向纵深发展。同时,把法治教育课做为学生素质能力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必修课,坚持讲在平常、讲在教室,在110所学校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


外部整治与内部延伸融合。教育、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6个部门成立工作专责组,联合印发《2023年全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规范校园周边文化娱乐、食品经营范围,全力取缔在学校门口、附近道路上摆摊设点、违章停车现象,开辟学生通行绿色通道,排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差问题2处,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问题6处,无证销售香烟和过期食品商铺2家,为学生提供存放手机和手机充电服务的商铺3家、整治校园周边噪音1处,拆除校门口招生宣传广告1处。